10月8日晚,随着主火炬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缓缓熄灭,第19届亚洲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在过去的16个比赛日中,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万名运动员在40个大项、61个分项、481个小项的角逐中,共同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201枚金牌、111枚银牌和7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同时展现了东道主的热情与风范。
开幕式惊艳世界 科技与人文完美融合
9月23日晚的开幕式成为本届亚运会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以九游会入口“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开幕式通过数字火炬手、立体网幕、全景交互等创新技术,将杭州的山水之美与科技之新完美结合,特别是最后一棒火炬手与数字人共同点燃主火炬的瞬间,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了亚洲体育的蓬勃活力。
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由游泳运动员覃海洋和篮球运动员杨力维共同担任旗手,展现了新生代运动员的自信与风采,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杭州的筹备工作,称其为“史上最智能的亚运会之一”。
中国军团多点开花 传统优势项目持续领跑
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亚运会上表现抢眼,多个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游泳队以28枚金牌的成绩成为最大赢家,张雨霏、覃海洋等名将多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乒乓球队包揽全部7枚金牌,展现了“国球”的绝对统治力,跳水“梦之队”延续不败神话,全红婵、陈芋汐等小将的稳定发挥让人对巴黎奥运会充满期待。
田径赛场同样捷报频传,男子4x100米接力队以38秒29的成绩夺冠,女子链球名将王峥以71米53卫冕成功,值得一提的是,35岁的老将巩立姣实现亚运会三连冠,用实力诠释了坚持的力量。
新兴力量崭露头角 年轻选手挑起大梁
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岁,其中不少“00后”选手成为中坚力量,13岁的滑板选手崔宸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亚运冠军,17岁的射击小将黄雨婷收获三金,19岁的游泳新星潘展乐打破亚洲纪录,这些年轻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为中国体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电子竞技作为本届亚运会新增项目备受关注,中国队在王者荣耀亚运版本和梦三国2项目中摘金,展现了电竞大国的实力,霹雳舞选手刘清漪获得女子组冠军,为这个即将亮相巴黎奥运会的新项目开了好头。
亚洲体育格局变化 多国实现历史突破
亚洲体育在本届亚运会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日本代表团在游泳、柔道等项目上表现突出,以52枚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二,韩国队凭借在射箭、击剑等项目的优势排名第三,印度代表团以28枚金牌创下历史最佳,特别是在田径、射击等项目上进步明显。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亚运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香港代表团获得8金16银29铜,创下参加亚运会以来最好成绩,中国台北队在柔道、滑轮等项目上有所斩获,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代表团也在各自优势项目上保持了竞争力。
科技赋能智慧亚运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作为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杭州亚运会打造了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从自动驾驶巴士到智能安检系统,从云上转播到电子门票,科技元素无处不在,主媒体中心的机器人服务、场馆的雨水回收系统、全部竞赛场馆的绿电供应,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理念。
亚运村采用了“赛时使用、赛后利用”的模式,所有建筑将在赛后转化为人才公寓,组委会还推出了“无废亚运”行动,通过垃圾分类、限塑令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赛事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亚洲文明互鉴共进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组委会推出了“亚洲文化展演季”、“亚运主题公园”等系列活动,让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亚洲文明的多样性,主媒体中心每天举办不同国家的文化展示活动,增进了各国媒体人员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闭幕式上表示,杭州亚运会为亚洲人民搭建了团结与友谊的桥梁,下届亚运会将于2026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闭幕式上精彩的“杭州时间”与“名古屋时间”交接仪式,让人们对四年后的盛会充满期待。
全民共享亚运红利 体育精神深入人心
亚运会的举办极大推动了杭州及周边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56个竞赛场馆中只有12个为新建,其余都是改建或临建,体现了节俭办赛的理念,这些场馆将在赛后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
“迎亚运”全民健身活动在浙江各地蓬勃开展,据统计,亚运筹备期间,浙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许多市民表示,通过观看比赛和参与相关活动,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明显提高。
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国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能力,也为后疫情时代亚洲体育的复苏注入了强心剂,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身影,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杭州亚运会必将作为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载入史册。